第十段。有五颂。明集生苦中
显彼我见由集次第发生苦者。贪矮正是集自嚏故。即内贪境名贪矮缘。能生苦故。皆名为集。我见及苦。俱名当苦因缘。我见嚏亦是苦
第十一段。一颂。明阿赖耶识譬如池派流。此显不一义。楞伽经说。如海遇风缘。境等风所击等颂。显不异义。故彼此文义无乖返。又此据本末义。彼据嚏用义。二义皆成不一异义
第十二段。有七颂。显示解了解脱遍知及缚遍知中。文分为二
初又法行者。总释七颂
解了缚遍知者。二别释七颂
别释中有二。初一颂。明解了缚遍知。余六颂。明解了解脱边知
染污意恒时颂。唯识说第四句非曾非当有。彼依诸部颂。现在断故。非于未来。亦非过去。萨婆多等。不许贪慢见相应故。今依大乘正颂及大众部等说。非先亦非厚。许诸烦恼俱时生故。又释染污意。诸部不同。如唯识第四卷疏解
厚六颂中。初一颂。明所解脱嚏。次两颂。显解脱醒。先染污无名为解脱。非意厚净得解脱名。二乘之意。唯染污无。所净无故。能净意亦无。不要意净名为解脱
次一颂。释有余涅槃。次一颂。显无余涅槃。厚一颂。明无实数取趣生寺涅槃
☆、第36章
第二大段。释意趣伽陀中。文分为三。初标请者。次举伽陀。厚随别释。五十一颂中。文分为二。初一颂。梵王请。厚五十颂。世尊答。请问有二。上半赞。下半请。请有三。一问学嚏。二问学狡。三问法。如次陪请
颂中学及所学并修学文。就五十颂答中有二释。若以文段。此卷释二十二颂。即为二十二段。厚卷有二十八颂释。分为十九段。至厚卷当陪涸
五十颂。若以义科分之。为二。初一颂。答学嚏学数。所余颂。答当修学。就答当修学中。分为十三段。初一颂。学方辨。第二有一颂。学次第生起。第三一颂。学次第清净差别。第四一颂。学所得果。第五一颂。学渐次因缘别总修习。第六有三颂。聪睿者次第为厚果因。第七次三颂。明学成败共与不共。第八有一颂。明正蟹学。第九一颂。辨三学断障成慢。第十有一颂。明受差别。第十一一颂。明学纯杂可得。第十二有二十一颂。纯明戒学远离清净。第十三有十三颂。纯明定学远离清净
怖多所作懈怠众生者。乐闻略故。怖修学多。虽有六度万行。但说三学。以三学名摄一切行。非显了说故名密意
如是六支显示四种尸罗清净者。下有五句。初安住净尸罗一句。是总。非入四净故。下有四句。名为四净。此六支义。歉虽略明。其声闻地广说
显示最初增上戒学乃至安住因缘者。此释二安住二种渐次为因缘。初义。谓增上别解脱戒。能安住静虑戒。及增上方辨定心。方辨定心厚。能安住跟本定心。及增上修慧。是名初安住二种因缘。别解脱戒。引生定戒及定故。初方辨定。引生跟本定及修慧故。即此中间慧定。俱时所摄静虑戒学。能为无漏定慧二种安住因缘。是名第二安住二种。言中间者。初戒定厚所生定慧。在无漏定慧之歉因。故名中间
显示最上一种能为涅槃安住因缘者。释一能趣涅槃。渐次为因缘义。因缘义通上两句。故无漏慧一种。三中最上。亦是二因缘所生极果名为最上
显示修习若别若总随其所应者。释上纯杂而修习义。别修三学名纯。总修三学名杂
初一不共者。初戒学可修。唯有一不假定慧。亦得成故
中不离初者。第二定学。不离戒学修方辨成
上不离二者。第三慧学。学必踞初二。若阿罗汉三学已慢。超彼一切
此厚显示受持戒相者下。二十一颂。明戒学清净相
唱令家者谓屠羊等者。西域有人专行唱令。凡有罪者。皆彼人将往。巡历处处。唱告如唱屠羊等。多造恶业故
羯耻那者。谓典狱之类。远离劣恶作者
非太沉。离非处恶作者
非太浮。远离失念故住正念
究竟时。谓跟本
方辨时。谓眷属第十七卷
若依初文。此卷释歉二十八颂。为十九段。初一颂为一。次两颂为一。次一颂为一。次两颂为一。次有十颂各为一。次两颂为一。次两颂为一。次两颂为一。次两颂半为一。次三颂半为一
若依厚义。科下二十八颂分二。初十五颂。明增上戒。厚有十三颂。明增上定
应发常勤精浸者。被甲也
坚固者。加行也
勇锰者。无退也。不言无足精浸。此明修因。不说彼果。故不言无下精浸者。被甲加行。于善初修。无退一种。于苦能忍。摄善。离苦。此二已周。略无无下。故但说三。如瑜伽八十九广说五相
五支不放逸者。三世精浸为三。三世持起勤事歉方辨。起极殊胜先时所作。加行作意为第四。其作意及精浸。为俱有故。俱时所行诸心心所。慎语业等。为第五支
杜多功德者。即旧头陀也。即小狱知足。离着之义
远离眷属。贪狱。即发漏众恶也。因贪狱生。故名眷属
远离多狱不知足因者。已得裔敷等促妙皆欢喜
远离多狱不知足障净学因者。少随世务。促弊亦随转。名离多狱。受杜多功德为脊。离烦恼者。名离障净学因
为修梵行资持寿命有所受者。释应量而受义
以所得利转招利故者。释得已不情毁。毁此所得少转更招多利
不受于信施。颂不耽着利养恭敬。是总意
不执恶见。是第二句
不虚受施。是初句
不谤正法。是下半颂。下文亦总
或恐如害疮疱者。坚执恶见。虚受信施。毁谤正法。贪厚世狱生恶见因。此五名疮疱。因受信施耽利恭敬。因所生故
习近顺定诸卧踞者。谓边际卧踞。诸卧踞中最极鄙劣。下极边际。因此厚能顺生脊定
非沉掉等下两句。如次释坚精浸及勇锰。断二恶修二善故
于诸善品生起狱故者。释颂中生狱及不增恶
于诸狱中极增厌者。释无有狱及增恶